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成為高手必須懂的秘密∣《刻意練習》∣CYC無人說書∣生活E01

這次解讀的書是《刻意練習》,作者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德斯‧艾瑞克森,他專門研究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本書是他研究成果的精華,像是寫出《異數》的葛拉威爾所提暢的一萬小時法則都是引用他的研究,但一萬小時如果沒有正確的練習方式也是徒然,而本書即了解正確練習方法的聖經。

如果將練習分成三層,上中下分別是刻意練習、目標練習與一般練習,每往上一層除了涵蓋較下層的要素外,還增加其它增加練習強度與成效的因子,一般人都困在一般練習,而頂尖人士,就是善用了刻意練習的人!

首先,一般練習就是普羅大眾所知的一萬小時法則,只要一直做一直做就會進步,但這並非正確的,難道一個開了20年車的人的開車技術能跟賽車手比嗎?這種練習法只是讓人從門外漢達到足以應付一般需求的程度,接著就一直困在這種程度不再進步,就連傳統的學習方法,也就是知識的傳授,也是效率不高的一般練習,一直閱讀與上課,並沒有辦法讓人變強,只能略懂皮毛,什麼時候適用這種練習法?例如你只是想和朋友能夠在週末一起打打球交流感情,沒有打算要參加比賽,那就用一般練習法就可以了,不必再往上一個等級!但如果胸有大志,那就更進一步邁向下一層的目標練習法吧!

目標練習法有四大核心:

一、明確的目標:明確的目標能夠讓人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而不至於迷失方向,就像統一方向的馬車才能前進,多頭馬車只會在原地打轉,至於什麼是明確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

舉例來說,你如果決定要開始打高爾夫球,那「今天的目標是減少五桿,減少落到界外區的次數,改進打左曲球的姿勢」就符合S,具體的(SPECIFIC)M,可測量的(MEASURABLE)A,可達成(ATTAINABLE)R,實際的(REALISTIC)T,有時限的(TIME-BASED),目標必須具體才能達成,如果設為「目標是成為台灣第一」可能就太過籠統而且不可能達成,設成「目標是減少擊球次數」就太過模糊無法透過客觀的標準評斷有沒有達成預計的練習目標等等。

二、專心致志:如果沒有專心在學習上,當然沒辦法進步。

三、意見回饋:如果學習的過程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談何進步?如果練習鋼琴只是把該彈奏的次數完成,對幾次完全沒彈錯毫無頭緒,對哪次犯了幾個錯誤,是在哪裡犯錯都沒概念,那怎麼知道要改進哪裡?透過上課與閱讀所得的知識並沒有回饋機制,唯有真正動手做,才能得到反饋並提升技能。

四、跨出舒適圈:所有人對這個概念一定都不陌生,人體在一定的範圍內能夠透過數種機制增加表現,例如慢跑的時候會增加心跳來增加氧氣的運送,但這種改變只要一回到常態就會不見,因此要真正改變,只能挑戰自己,跨出舒適圈,就能透過基因改變來改變基礎值。

透過目標練習,人們就能往更強大的路前進,不再困在一般練習的瓶頸,能夠針對特定的部分去補足修正更進一步!但作者指出即使這四項條件都具備了,離真正的頂峰還有一小段路,刻意練習就是那一段路,比起目標練習,刻意練習多了資訊與心智表徵,這兩點就讓兩者有完全不同的學習效率。

先說說資訊,這件事使得刻意練習必須在發展完善且已知卓越與平庸之間的差別為何的領域才能進行,因為發展完善,因此了解卓越與平庸之間的差別,因為掌握了卓越與平庸之間的差別為何這項資訊,所以練習者才能學習最正確的知識與技巧,這種領域並不算多,例如音樂就是其一。

音樂從很多世紀以前就開始發展,特定的樂器有特定的彈奏方式且已知如何達成,所以找到對的老師,在練習時能夠給予最正確最有用的回饋是刻意練習的要項,與目標練習不同之處,在於雖然都強調回饋,但除了知道錯在哪裡,刻意練習多了如何更好的資訊,這能夠大幅減少摸索的時間,提高練習的效率。

如果沒有辦法找到好的老師,那麼就先找到該領域的頂尖前輩,了解他透過哪些與眾不同的原因達到頂尖,接著找出讓自己可以做到那些事的方法,這個方法不容易,可以請教該領不同的人聽聽他們的看法,但這樣也不見得能找出原因,因為第二個區別目標練習與刻意練習的要素─心智表徵,並不容易觀察。

心智表徵是一種很玄卻又人人都能意會的概念,舉例來說,看一眼:「面全析解比更原法習的學賦關者鍵創天」幾秒之內你一定無法理解這在說什麼,但「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你卻能在更短的時間理解,這就是心智表徵,一套已經在腦中建構起來的系統,讓人能更快的處理外界的事物。心智表徵有幾個功能:認出模式快速回應、理解資訊、找出答案、制訂計畫與幫助學習。下面就以幾個例子說明讓你更認識心智表徵。

門外漢在看足球比賽的時候,完全不理解這11個人在場上跑來跑去是在幹嘛,但在足球員來說,混亂完全不存在,這些人的陣型、動作與表現都是一套一套的模式,頂尖足球員幾乎能立刻辨認出來並有所回應,越優秀的足球員的反應時間就越短,就就是心智表徵的能力:認出模式快速回應。

雪球速讀法也是利用心智表徵的例子,看書時先看過數次目錄,前言與結語,建構不太穩固的心智表徵結構,再翻閱書本,每次翻閱書本不求字字了解,只要建立些微的了解,這種了解會加強初始的結構,再以新的結構去看書,因為心智表徵已不同,自然會看到不同的資訊,加強結構,如此循環往復,比起一磚一瓦建立結構更節省時間。

醫生在看病時會透過身體檢察、CTMRI等等方式得到很多資訊,這些資訊會對應到醫生腦中的一組心智表徵,醫生據此診斷疾病,越是厲害的醫生,心智表徵越強大,越能補捉細微的資料,將之視為更大模式的一部分。

刻意練習的目的就是建立心智表徵,而心智表徵則是進行刻意練習最重要的一環,透過心智表徵,人們得以辨識出錯誤,並修正既有的心智表徵,強化心智表徵後又能看到更多的不足與待改進的點,形成一個正向的迴圈。透過正確的資訊反饋建立強大的心智表徵就是刻意練習與眾不同的地方。

作者在書中否定天賦的影響,不認為天賦是成功與否的關鍵,但我認為天賦確實有影響,但並不是決定最後的成就高低,而是影響入門的容易,當入門很難,自然就篩選掉沒天賦又沒耐心的人。

最後舉一段作者在書中的話作結:「各位試想自己想爬一座山,山頂看似遙不可及,你知道自己想更上層樓,你可以踏上一條看似理想的路但很可能走不遠,也可以請一位曾經攻頂且熟悉最佳路徑的嚮導帶你爬,如此即使不登頂,也確保你走的是最好、最快的路,刻意練習就是那個最好的路,本書就是最好的嚮導,而要爬多高,由你自己決定。」


P.S.任何練習法都有可能遇到瓶頸,作者提出突破的辦法就是:「嘗試不同的方法」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你以為的思考只是胡思亂想∣《沒事別隨便思考人生》∣CYC無人說書∣哲學與思考E05

這次要來介紹的是這本《沒事別隨便思考人生》,作者是鬼腳七,七哥,他曾經是阿里巴巴的高層,興趣是在網路上寫寫文章,後來在網路上,越來越多人欣賞他的作品,於是辭職全心投入自媒體,目前粉絲已破百萬,與此同時,他還是在禪修路上努力的修行人。

在這本書中,是七哥近兩年所寫的數十篇散文,雖然書名叫做沒事別隨便思考人生,但文章卻大多是在談生活、談成功、談愛情,談的都是人生中重要的幾件大事,七哥善於從日常平凡的故事中,發現不平凡的意義,而他祟尚的「做自己。愛生活」,則是貫串書中每篇文章的價值觀,讀過本書,你才能有點了解這句話深沉的意義。

擁有知識並不了不起,知識是可以口頭或是以文字傳述的東西,可以透過很多方法獲得,但是智慧則不是這麼一回事,智慧是生活中的實踐,是每個人的行為,並沒有辦法透過閱讀書本學習。因此,七哥並不期望能透過他的文章傳授智慧以改變讀者,畢竟書中所寫的不過是知識而已,甚至連知識也不算是。他只是打算透過一篇篇的小故事與心得,讓你了解,原來這個四十歲的大叔的內心是這麼想事情的,讀這本書,就像在和七哥泡茶聊天一樣,甚為輕鬆。

書中的前半部大多是在探討現代人的生活,即使3C產品的出現加快了我們做事的速度,但我們不是因此變的比較有時間,反而是變的越來越忙錄,忙著追求知識、忙著追求成功、忙著追求名利……,3C產品也讓人們之間的連結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更容易受到賞識,但同時也更容易受到批評,許多人因此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中,在乎別人的看法,順從世界的要求,但七哥期望大家能夠不在乎這些,找到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活著,才是真正的生活。

後半部開始有一些比較實際的建議,像是利用角色管理法來管理時間,一份好的工作的三大重點是興趣、行業、公司而不是待遇、福利、面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向上級提加薪等等實際的文章,七哥以身為公司主管的角度來寫這些文章,令人特別受用,有想了解更詳細內容的讀者可以閱讀本書,或是到鬼腳七的個人網站去看!

書的最後面有與心靈大師張德芬、朗朗、加措活佛等名人對話的記錄,也有一般的世井小民私下對七哥所提的問題的回覆。七哥對一般人的提問,回答都有些辛辣,將來問問題的人罵的一無事處,卻能讓人心甘情願,把這些回覆總歸一句話來說,就是七哥認為所有的抱怨,所有的不滿都是你自己心中的問題,不要認為改變外在的世界就能解決你的問題,向內求,改變自己的想法才是唯一的解決之法。


這本書的內容多為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感受,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讀這本書必能讀出不同的味道,相信任何人都能從這本書中,得到點什麼,如果什麼都沒得到,那也沒關係,至少你了解一個四十歲,曾經是電商高層的大叔跟一般人也沒什麼兩樣。